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,剩余饵料和代谢产物的数量显著上升,使水体自净的压力增大,养殖水域水质的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,导致各种疾病的频繁发生。
1.虾类的养殖过程中使用芽孢杆菌,可显著提高虾类的存活率,提升水质。
2.在鱼类的养殖中,益生菌可提升鱼类的免疫功能,提高存活率。益生菌可促进鱼类免疫器官的发育,提升淋巴细胞及体液、细胞的免疫水平,提高鱼类整体免疫器官发育水平。益生菌调节鱼类肠道微生态平衡,可提升鱼类的抗病能力。
3.在贝类的养殖中,益生菌可抑制藻类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,抑制其酶类物质活性,提升扇贝抗弧菌能力。
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益生菌,可提升水产养殖生物的免疫及抗病能力,抑制水体中有害病菌的生长,提高水产动物的存活率。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益生菌有芽孢杆菌、乳酸杆菌、光合细菌、酵母菌等。
1.养殖动物允许用的芽孢杆菌有地衣芽孢杆菌、枯草芽孢杆菌、迟缓芽孢杆菌、短小芽孢杆菌、凝结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等。芽孢杆菌可产生淀粉酶、蛋白酶、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,部分菌株还能产生细菌素。芽孢杆菌可促进动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,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平衡,增强动物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等。芽孢杆菌是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一类益生菌。
2.乳酸杆菌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,是脊椎动物消化道和生殖道的优势菌群之一。在促进肠道消化、抵抗病原菌入侵肠道、维持动物体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、合成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增强宿主免疫力方面,有重要作用。在水产养殖中,外源性乳酸杆菌在饲料中添加,成本很高,一般通过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增殖,促进动物消化道中乳酸杆菌、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。
3.光合细菌是最早的微生态制剂之一,主要用作水质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。光合细菌菌体蛋白含量较高,同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、生物素、β-胡萝卜素等活性因子,在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发育、缩短养殖周期方面有重要作用。
4.酵母菌属于真菌类微生物,酵母细胞中含有精氨酸、亮氨酸、色氨酸等20多种氨基酸,B1-B12维生素含量丰富。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甘露寡糖和β-葡聚糖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酵母菌细胞含有淀粉酶、纤维素酶、蛋白酶及几丁质酶等对动物的消化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有用的酶类。
随着水产养殖向集约化和高密度发展,芽孢杆菌、酵母菌、光合细菌及乳酸菌作为益生菌,在促进水生动物健康生长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提高饵料利用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